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和朋友刚聊完steam游戏,下一秒就在淘宝被推荐了游戏手柄。或者只是在微信和人聊起,最近的新款笔记本不错,就能在几乎所有软件的开屏中,被推送它的购买链接。

这样无孔不入的精准推送,兄弟们一定不陌生吧!今天,白哥就和大家来聊一聊:手机是不是在监听我们?“精准投喂”又是如何做到的呢?

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
手机APP真的会监听用户吗?

说到隐私泄露,大家自然就会想到监听。各大APP通过窃听对话,进而得到相关信息,再“操纵”大数据进行精准化的推送。这个过程听起来合情合理,但完成这种读心术般的推荐,并不一定是靠监听实现的!

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那肯定有兄弟要问了:不监听怎么知道我要什么?我只在和室友聊天时才说过steam游戏,根本没主动搜索过!

其实,监听是需要耗费大量成本的。假设监听白哥一个人24小时,APP开发商不仅需要储存这些信息,并且还要从各种不同的嘈杂环境中,识别出白哥的声音,再对这些声音文件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。光是为了监听出白哥想要什么,就是个巨大的工程了,更别说还有后续的精准推送环节。

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
不靠监听如何做到精准推送?

这么说来,通过监听来实现精准推送,是一个投入产出比过低的方法。那么,还有什么其他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吗?答案是有的。

大部分软件开发商,其实是通过向用户索取各种权限,读取用户的个人资料和浏览记录,把这些看似零碎片面的信息整合起来,为每个用户制定一幅包括多个具体标签的“用户画像”。比如白哥,就是“男性、经常出差、爱打篮球、数码重度爱好者”这样的画像。

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看到这,兄弟们可能又有疑惑了。用户画像看上去也没什么危害,只是为了方便推送形成的标签而已。这么想就中圈套了!当一个APP获取的权限足够多,它能得到的用户画像就会越具体。当具体到个人的唯一信息,比如身份证号时,用户画像就变成身份识别码了。

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这个时候,你在大数据眼里,相当于在“裸泳”。兄弟们可能以为,是自己说出steam游戏后,大数据才推送的游戏手柄。其实早在这之前,APP就已经根据你的用户画像,判断你会对游戏手柄感兴趣,进而推送了这个商品。只不过在聊天前,兄弟们根本没注意到被推送了而已。

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吗?你是如何沦为“大数据傀儡”的?

这么讲来,只要关掉不必要的权限,就可以有效避免隐私的泄露。不过遗憾的是,现在几乎所有APP,都需要同意它们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,才能够正常使用。颇有一种“霸王条例”的感觉!

但是现在,安卓和苹果系统都针对这类问题,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。比如提供虚拟身份ID、传送模糊而非具体的定位等,这些优化措施,都是用户画像的“橡皮擦”。而且这些手机系统,都支持手动关闭智能化广告推荐。

有这个需求的兄弟,可以在评论区告诉白哥,用的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系统?白哥下次出一期,教大家如何一键关闭智能化广告推荐的文章!

(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)

本文来自网络投稿,来自作者科技杜小白。不代表酷牛教程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ukn.com/1277781.html

(0)
科技杜小白科技杜小白
上一篇 2023-09-14 09:31
下一篇 2023-09-14 09:31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